我知道這部電影,是去年的,而我現在才觀賞。。其實,知道是部好片,但就是沒有時間看,雖然去年有看金像獎,得知這部戲提名許多獎項,一直說要找時間去看,結果拖到現在才看。好笑的是與Sui Zai準備觀看時, 他一直把戲名說錯,把「歲月神偷」說成「神偷歲月」。
「一步難一步佳」、「做人總要信」、「做人最緊要保住個頂」片中母親(吳君如飾)和父親(任達華飾)反覆說著的勵志箴言, 深深的表達就算生活的困難,都要堅持下去。父親拼命地賺錢,供養一家大小,最堅持的是孩子們的教育,多辛苦,都要把孩子送到高准的學校,上學。
人說父子,是上一世的冤恩債主。這一世能夠成為父子,兒子是來向父親討債的,所以往往兒子與父親的感情不好,都沒說幾句話。在這部戲裏,可以看到父親對兒子長子進一(李治廷飾),幼子進二 ( 鍾紹圖飾)的嚴格, 對兒子嚴厲中見慈愛,一副典型中國人父親形象。但,難道他的心不疼兒子嗎?打了進二後,過後還是安慰他。得知進一患癌症,一直想辦法籌款,送兒子到內地醫病。最深刻的一幕是在醫院,母親抹父親左手的無明指,只抹到戴了多年結婚戒指所留下的痕跡,父親把結婚戒指當了,只為了把現金給醫院好讓兒子有鮮血輸。這一幕可是讓我留了很多淚。而吳君如爽直善良,愛子如命,也是常見的母親角色。從父親做了一對為他太太精心設計的新鞋,給他太太穿上去的那一幕,顯出雖然貧賤夫妻百事哀,但兩人始終相愛,默默以雙手面對逆境。這些可愛的家庭人物,無論放在任何時空,都是百看不厭的。進一與進二的兄弟情,在進二知道哥哥過世後,將自己心愛的東西丟去大海,因他聽過奶奶說人死後,將心愛的物件拋向海,便會見到想念的人。天真的他,果然這樣做,反映出他對哥哥的思念。
電影再現半個世紀之前的風情,如在昨日,但令人不勝唏噓嘆息。故事的他們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。一條街道的居民,來自中國四面八方,帶著中國農村傳統的習俗和人情,互相關愛,互相幫助,人情味很濃厚。雖然生活困難,英國的警官不斷勒索收片,但是能夠賺到兩餐,父親仍然撐下去。中秋節的月餅,生動地勾畫出當年香港居民低下的生活水平,一個人能夠吃到半個月餅,已經是最大的滿足,一條街道,有一個電話,鄰居可以輪流享用,所謂「借電話」,相當容易。但是今天,電話更加普及了,連小孩子也會有手機,借電話卻相當困難。飲食店有電話,不會輕易借給你。有一些飲食店,設立了自動角子收費電話。二十一世紀的人們,已經沒有人情味,更不會解人之急,助人為樂。
喜歡這部電影,喜歡電影內的英文老歌,都很好聽。尤其是進一整天對著唱機跟著唱與他心愛女孩 Flora (蔡穎恩飾)的歌— [I Wanna Be Free ],聽起來就是舒服。樣子張的像王力宏的李治廷,喜歡他的歌聲,還記得他在金像典禮,有演唱「歲月輕狂」,很好聽。
眼淺的我,在觀賞的時候,當然留了許多淚,故事情節都跟親情和愛情有關,觀完後,真的很大感觸。甚少看香港片的我,覺得這部不錯,因香港甚少拍類似的片子。真希望日後的片子,都針對有關的題材。
Leave a Reply